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结合点,既是科技成果的最大需求方,也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当前,大国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少数国家对我国企业预设“围墙”,筑起“高墙”。Z6尊龙凯时必须迎难而上,打好竞争突围战,这不仅关乎企业能否发展壮大,更关乎企业能否顺利生存下来。
调研发现,我国企业对创新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创新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依然较大,产学研协同力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会、不想、不愿”等状况。有的企业自身研发实力不足,不会创新;有的企业过度关注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不想创新;有的企业困于侵权容易维权困难,不愿意创新。要改变这种窘况,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开辟企业创新空间。创造更多机会,激励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建立健全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有所作为,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出题人、答题人及阅卷人的组织作用。据统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已经占80%左右,下一步应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设立联合研究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大型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重组、合作、共享联合政产学研力量,组建共性技术企业类平台,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联合体。
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至2022年的1。55%,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改革获得感。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发展耐心资本,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一个国家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变革发展的灵魂人物、建设一流企业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不断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应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跳出企业对传统经营模式的依赖,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引领企业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升级。政府积极营造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消除企业家创新的后顾之忧,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
2024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