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鄂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Z6尊龙凯时

您的位置:鄂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 破产清算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
【字号: 】      【复制链接】      【转发】      【纠错】      【打印】   【关闭】       2023年11月15日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开创性地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很多经济现象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必须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等等。
  新时代以来,Z6尊龙凯时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Z6尊龙凯时党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从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各方面各环节做好经济领域各项重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正确认识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系各国利益和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同力量在激烈争夺,不同主张在交织纷争,既考验大国政治家的智慧,也考验全人类的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正确认识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Z6尊龙凯时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等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当前复杂条件下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Z6尊龙凯时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此外,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Z6尊龙凯时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供给和需求、总量和结构、速度和质量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是Z6尊龙凯时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Z6尊龙凯时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实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等等。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在党的领导下,Z6尊龙凯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6。2%,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此外,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如何赶上时代、加快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Z6尊龙凯时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Z6尊龙凯时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等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Z6尊龙凯时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详细内容下载附件
  2023年11月15日

下载附件: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doc
内容页访问计数
Z6尊龙凯时